首页 > 聚焦 > 正文

每日关注!医保:这不是我想要的Paxlovid

2023-01-11 21:06:39 来源:拇指医药

我们不是无药可用

作者:西北哽

这两天,围绕辉瑞新冠药Paxlovid到底报了多少钱,国家医保局和各路媒体展开了一轮多空厮杀。


(资料图片)

先有主流媒体在1月7日放风称,辉瑞公司当天参与国家医保谈判,Paxlovid报价为700元左右。1月8日,国家医保局公布Paxlovid谈判失败,辉瑞报了多少钱成为谜团。有消息称辉瑞报价604.08元,但1月9日,医保局以不具名的方式辟谣,并称辉瑞没肯多降价:

▌报价就比1890元低了一点

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,第一反应不是痛骂辉瑞不讲武德,而是普遍反映:只要能买到,1890就1890,医保可以少报一点,甚至我们全自费都行。

医保局这么多年“灵魂砍价”,在民众中留下了极好的印象,这一次却因为没能谈成辉瑞新冠药,惹来不少的抱怨。

因为普通人都觉得:只要能谈进医保,辉瑞就会有供货的动力,急需的患者就能用上药,避免悲剧。谈判失败,必然是钱上面没谈拢。

其实,国家医保局根本就不可能接纳这样的Paxlovid。

1

先说钱的事情。

大洋那边,美国人将了中国医保局一军。美国时间1月9日,辉瑞公司CEO艾伯特·布拉在旧金山的一场会议上表示:中国要求的价格低于辉瑞向大多数中低收入国家的开价,因此双方对于Paxlovid的价格协商已中止。

在大多数国家,Paxlovid目前都是政府采购的,普通百姓很难知道具体的价格。少数几个披露过采购数据的有美国、西班牙。

美国花了53亿美元向辉瑞订购了1000万盒Paxlovid,核算下来每盒530美元。

西班牙花了2.38亿欧元,订购了34.4万盒Paxlovid,核算下来每盒约700欧元。(1)

医保局在12月28日约谈了辉瑞,迫使Paxlovid的价格从2300降到了1890。无论是2300还是1890,从辉瑞的角度讲,已经给足了中国面子。因为看价格的绝对数值,辉瑞的确考虑到了中国和欧美国家的经济水平差异。再要降价,难度很大。

而且辉瑞CEO口气很大:”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,我认为它们付的价格不应该低于萨尔瓦多。”

(辉瑞CEO Albert Bourla)

萨尔瓦多在南美洲,国土面积大概比北京市大一点点,总人口651万人,2021年GDP大致相当于辽宁鞍山市的水平。辉瑞CEO举萨尔瓦多的例子

▌明显是不想做生意

做生意的人都知道要薄利多销,像萨尔瓦多、西班牙这些国家,最多也就买个几十万盒,开价高些才是合理。而中国符合Paxlovid服用条件的人口至少在1亿以上,按照“乙类乙管”的要求,各级医院需要按总人口10%-20%的比例准备药物。

要是把中国的生意拿下来,至少顶200个萨尔瓦多。

国家医保局正是凭这点才能和辉瑞砍价。你有技术垄断,我有庞大需求,各让一步海阔天空。

没想到,辉瑞不接茬。

2

再就是疗效的问题。

P药在疯狂抢购中登上神坛,可能绝大部分人并不了解P药,只是听说别人都在抢,就必然是好东西。其实,辉瑞到目前为止只进行了4项针对Paxlovid的III期临床研究,其中有一个研究半途而废了,有一个研究做出结果不理想,另一个研究还在进行。所以P药真正成功的临床试验,

▌只有一个

这一研究是发表在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上的EPIC-HR研究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柳叶刀,是医学领域泰山北斗一样的存在,辉瑞的这项研究还是有说服力的。不过,这项研究是辉瑞公司赞助的,作者也是辉瑞公司的员工。

就是在这项研究里,Paxlovid成为神药,结论是:重症高危人群中出现症状3天内,服用P药后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89%;5天内服用,风险降低88%。

这两个数字看着很唬人,但看看辉瑞的计算方法就知道了:

简单解释一下,就是说1000个新冠病人不吃药,会有63个重症;要是吃了P药,只有约8个重症。从63到8,这就是辉瑞说的“住院或死亡风险降低89%”。

可是,为了降低5%左右的重症风险率,其余94%的人实际上吃了多余的药。而且药品都有副作用,都可能和其他药物相互影响。需要吃P药的人大多患有基础疾病,这94%的人为了吃P药,可能需要停止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,承担风险。

生命是无价的,但犯不着让所有人承担不必要的风险。

如果患者服用P药时能得到密切医学观察,或许也无大碍。但是要看到,中国医疗条件整体不算发达,大部分基层地区医护人员的医疗能力不强。一旦辉瑞的药全面铺开,谁敢保证村医、社区医生严格按规定开药?届时必然造成大量的过度医疗、用药风险。

任何微小的风险放大到14亿,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数字。

国家医保局的药物经济学专家们把收益和风险都摆开了,横算竖算,都不可能接受辉瑞以千数的价格进医保。

毕竟我们不是没药可用。

3

辉瑞的逻辑是用创新博共情,毕竟新药开发不易,人类无差别劳动的汗水必须在价格里体现出来,这看起来天公地道。

技术壁垒是很多行业迈不过去的槛,不光是医药,芯片上我们吃的亏更多。

唯一能打破技术垄断的,只有靠我们自己。医保局披露辉瑞谈判失败的同时,其实也同步介绍了:阿兹夫定、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。

一款化药,一款中成药,显然都有一定用处,否则医保局不会动用医保基金报销这两款药。

已经不用赘述阿兹夫定的有效率、安全性等老生常谈的话题,只要说一点,就知道医保局批准这两款药物的真实目的:

中国自从60年代成功研制出“两弹”以来,就没有一个大国敢小看我们。

在明争暗斗的医保谈判现场,手里有一款能用的新冠治疗药物,和完全依赖对方让步,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。

辉瑞其实非常担心中国做出成熟的新冠药物,也担心自己Paxlovid技术外流。2021年初,辉瑞曾经向药品专利池组织MPP授权,让全球35家企业生产P药的仿制药,好让WHO拿着这些药去救济贫穷国家的百姓。中国5家企业拿到授权,可1年过去了,

▌全世界都没做过一片被授权的P药

辉瑞已经与华海药业达成了在中国本土生产Paxlovid的协议,但这种“本土生产”的程度可深可浅。最简单的合作,就比如现在,进口的还是原包装P药,由中方合作伙伴换上中文盒子。

干这活根本不用药厂,找个玩具厂就给做完了。

所以当外界传言:中国正与辉瑞洽谈取得授权,希望辉瑞松口让中国仿制P药时,辉瑞CEO直接说:

▌“我们没有讨论过。”

面对油盐不进的辉瑞,能做的就是用技术去打破P药的神话。阿兹夫定等国产药在生产组织、物流配送等方面都占据优势,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也不落下风,完全可以对抗霸道的P药,为国内疫情防控腾出时间来。

这可能正是国家医保局的策略。

附注1:https://www.surinenglish.com/spain/spain-pfizer-covid-treatments-20220606173736-nt.html

必须要赞一个!!

标签: 这不是我想要

相关阅读
返回顶部